Code Review终极大法
腾讯 13 年,我所总结的Code Review终极大法
为什么技术人员需要CR
谚语曰: “Talk Is Cheap, Show Me The Code”。知易行难,知行合一难。嘴里要讲出来总是轻松,把别人讲过的话记住,组织一下语言,再讲出来,很容易。设计理念你可能道听途说了一些,以为自己掌握了,但是你会做么?有能力去思考、改进自己当前的实践方式和实践中的代码细节么?不客气地说,很多人仅仅是知道并且认同了某个设计理念,进而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安心感——自己的技术并不差。但是他根本没有去实践这些设计理念,甚至根本实践不了这些设计理念,从结果来说,他懂不懂这些道理/理念,有什么差别?变成了自欺欺人。
代码,是设计理念落地的地方,是技术的呈现和根本。同学们可以在 review 过程中做到落地沟通,不再是空对空的讨论,可以在实际问题中产生思考的碰撞,互相学习,大家都掌握团队里积累出来最好的实践方式!当然,如果 leader 没有时间写代码,仅仅是通过 review 代码指出团队内其他同学某些实践方式不好,需要给出建议的话,leader 本身也需要沉淀很多相关思考。
为什么要在CR中思考和总结
我这里先给一个我自己的总结:所谓架构师,就是掌握大量设计理念和原则、落地到各种语言及附带工具链(生态)下的实践方法、垂直行业模型理解,定制系统模型设计和工程实践规范细则,进而控制30万+行代码项目的开发便利性、可维护性、可测试性、运营质量的资深研发群体。
厉害的技术人,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向:
奇技淫巧:掌握很多技巧,以及发现技巧一系列思路的人。很多编程大赛比的就是这个,但是这个方向对软件工程用处似乎并不是很大。
领域奠基:比如约翰·卡马克,他创造出了现代计算机图形高效渲染的方法论。先不提假设没有他,之后会不会有人发明该方法,从结果上看他就是第一个发明者。1999年,卡马克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来的科技领域50大影响力人物榜单,并且名列第10位。但是类似的殿堂级位置,凤毛麟角,不够大家分,也没我们的事儿。
理论研究:八十年代李开复博士坚持采用隐含马尔可夫模型的框架,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Sphinx。我辈工程师,好像擅长这个的很少。
产品成功:小龙哥是标杆。
最佳实践:按照上面架构师的定义,这个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。在这条路上走得好,就能为任何公司构建技术团队,组织建设高质量的系统。
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,我们普通工程师的进化之路,就是不断打磨最佳实践方法论、落地细节。
代码变化的根源
在讨论什么代码是好代码之前,我们先讨论什么是不好的。计算机是人造的学科,我们自己制造了很多问题,进而去思考解法。
重复的代码
1 |
|
因为最开始协议设计得不好,第一个使用接口的人,没有类似上面这个函数的代码,自己实现了一个嵌入逻辑代码的填写请求结构结构体的代码,在最开始效果还可以。但当有第二、第三个人干了类似的事情,我们将无法重构这个协议,只能麻烦地向前兼容。并且每个同学,都要理解一遍上面这个协议怎么填,理解有问题,就触发 bug。或者如果某个错误的理解普遍存在,我们就得找到所有这些重复的片段,去修改一遍。
当你要读一个数据,发现两个地方都有,不知道该选哪个。当你要实现一个功能,发现两个 rpc 接口、两个函数都能做到,不知道该选哪个。你有面临过这样的“人生难题”么?其实怎么选已经不重要了,你写的代码已经在走向 shit 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早期有效的决策不再有效
很多时候,我们第一版代码写出来,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。比如下面这个代码:
1 |
|
现在看这个代码挺好的,长度没超过80行,逻辑比较清晰。但是当 isMerge 这里判断逻辑,如果加入更多的逻辑,把局部行数撑到50行以上,这个函数味道就坏了。由此出现两个问题:
函数内代码不在一个逻辑层次上,阅读代码,本来在阅读着顶层逻辑,突然就掉入了长达50行的 isMerge 的逻辑处理细节,还没看完,读者已经忘了前面的代码讲了什么,需要来回看,挑战自己大脑的 cache 尺寸。
代码有问题后,再新加代码的同学,是改还是不改前人写好的代码呢?要不要往里面填屎,堆屎山呢?出 bug 谁来背?这是一个灵魂拷问。
对合理性没有苛求
“两种写法都ok,你随便挑一种吧”,“我这样也没什么吧”,这是我经常听到的话。
1 |
|
i.l.Unlock()可以放在当前的位置,也可以放在 i.l.Lock()下面,做成 defer。两种在最初构造的时候好像都行,这个时候很多同学态度就变得不坚决。实际上,这里必须是 defer 的。
1 |
|
这样的修改,是极有可能发生的,它还是要变成 defer,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是 defer,进入最合理的状态?不一开始就进入最合理的状态,在后续协作中,其他同学很可能犯错!
总是面向对象/总喜欢封装
我是软件工程科班出身,学的第一门编程语言是 C++,教材是《C++程序设计: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入门(第3版)》 。当时自己读完教材,初入程序设计之门,对于里面讲的“封装”,惊为天人,多么美妙的设计啊;面向对象,多么智慧的设计啊。但是这些年来,我看到了大牛“云风”对于“毕业生使用 mysql api 就喜欢搞个 class 封装再用”的嘲讽;看到了各种莫名其妙的 class 定义;体会到了经常要去看一个莫名其妙的继承树,必须要把整个继承树整体读明白才能确认一个细小的逻辑分支;多次体会到了需要辛苦地压抑住抵触情绪,去细读一个自作聪明的被封装的代码,确认我的 bug。除了 UI 类场景,我认为应该少用继承、多用组合。
1 |
|
这是 sspp 的代码。CSuperAction 和 CSuperActionBase,一会儿 super,一会儿又 base,Super 和 SuperBase 是在怎样的两个抽象层次上,不通读代码,没人能读明白。我想确认任何细节,都要把多个层次的代码都通读了,有什么封装性可言?
好,你说是作者没有把 class name 取好。那问题是,你能取好么?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同学能把 class name、class 树设计得好么?即使是对简单的业务模型,也需要无数次“坏”的对象抽象实践,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合格的 class 抽象能力的同学,这对于大型却松散的团队协作,难道不是破坏性的?已经有了一套继承树,想要添加功能就只能在这个继承树里添加,以前的继承树不再适合新的需求,这个继承树上所有的 class,以及使用它们的地方,你都去改?不,是个正常人都会放弃,然后开始堆屎山。
封装,就是我可以不关心实现,但是做一个稳定的系统,每一层设计都可能出问题。abi,总有合适的用法和不合适的用法,真的存在我们能完全不关心封装的部分是怎么实现的?不,你不能。bug 和性能问题,常常就出现在,你选择了错误的用法去使用一个封装好的函数。即使是 Android、iOS 的 api,Golang、Java 现成的 api,我们常常都要去探究实现,才能把 api 用好。那我们是不是该一上来,就做一个透明性很强的函数才更为合理?使用者想知道细节,进来吧,我的实现很易读,你看看就明白,使用时不会迷路!对于逻辑复杂的函数,我们还要强调函数内部工作方式“可以让读者在大脑里想象呈现完整过程”的可显性,让使用者轻松读懂,有把握,使用时,不迷路!
根本没有设计
这个最可怕,所有需求,上手就是一顿撸。“设计是什么东西?我一个文件5w行,一个函数5k行,干不完需求?”从第一行代码开始,就是无设计的,随意地踩着满地的泥坑。对于旁人的眼光没有感觉,一个人独舞,产出的代码完成了需求,毁灭了接手自己代码的人本该用来休息的夜晚~ 这个就不举例了,每个同学应该都能在自己的项目里发现这种代码。
需要形而上的思考
同学们常常听演讲、公开课,就喜欢听一些细枝末节的“干货”。这没有问题。但是你干了几年活,学习了多少干货知识点?构建起自己的技术思考“面”,进入立体的“工程思维”,把技术细节和系统要满足的需求在思考上连接起来了么?当听到一个需求的时候,你能思考到自己的 code package 该怎么组织,函数该怎么组织了么?
技术点要怎么和需求连接起来呢?答案很简单,你需要在时间里总结,总结出一些明确的原则、思维过程。思考怎么去总结,特别像是在思考哲学问题。从一些琐碎的细节中,由具体情况上升到一些原则、公理。同时,大家在接受原则时,不应该是接受和记住原则本身,而应该是解构原则,让这个原则在自己这里重新推理一遍,自己完全掌握这个原则的适用范围。
再进一步具体地说,对于工程最佳实践的形而上的思考过程,就是:
把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,从问题类型和解法类型两个角度去归类,总结出一些有限适用的原则,就从点到了面。把诸多总结出的原则,组合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代码中,就是把多个面结合起来构建了一套立体的最佳实践的方案。当你这套方案能适应 30w+行代码的项目,超过 30 人的项目,你就入门架构师了!当你这个项目是多端、多语言,代码量超过 300w 行,参与人数超过 300 人,代码质量依然很高,代码依然在高效地自我迭代,每天消除掉过时的代码,填充高质量的替换旧代码和新生的代码。恭喜你,你已经是一个很高级的架构师了!再进一步,你对某个业务模型有独到或者全面的理解,构建了一套行业第一的解决方案,结合刚才高质量实现的能力,实现了这么一个项目,恭喜你,你已经成为专家工程师了!
那么,我们要从头开始积累思考和总结吗?不,有一本书叫做《 Unix 编程艺术》,我在不同的时期分别读了 3 遍,文中的很多原则,正好就能作为 code review 时大家判定代码质量的准绳。但在那之前,我得讲一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话题,模型设计。
model思考
没读过 oauth2.0 RFC,就去设计第三方授权登陆的人,终归还要再发明一个蹩脚的 oauth。
2012 年我刚毕业,和一个去了广州联通公司的华南理工毕业生聊天。当时他说他工作很不开心,因为工作里不经常写代码,而且认为自己有 ACM 竞赛金牌级的算法熟练度+对 CPP 代码的熟悉,写下一个个指针操作内存,还有什么程序写不出来,什么事情做不好。当时我觉得,挺有道理,编程工具在手,我什么事情做不了?
现在我会告诉他,复杂如 Linux 操作系统、Chromium 引擎、Windows Office,你做不了。原因是他根本没进入软件工程的工程世界,不是会搬砖就能修出港珠澳大桥。但是这么回答并不好,举证用的论据离我们太遥远了。我现在会回答,你做不了,简单如一个权限系统,你知道怎么做么?堆积一堆逻辑层次一维展开的 if else?简单如一个共享文件管理,你知道怎么做么?堆积一堆逻辑层次一维展开的 if else?你公司有上万台服务器,你要怎么写一个管理平台?堆积一堆逻辑层次一维展开的 if else?
上来就是干,能实现上面提到的三个看似简单的需求么?想一想,亚马逊、腾讯云们折腾了多少年,最后才找到了容器+Kubernetes 的大杀器。这里需要谷歌多少年在 BORG 系统上的实践,提出了优秀的服务编排领域模型。权限领域,有 RBAC、DAC、MAC 等等模型,到了业务,又会有细节的不同。如 Domain Driven Design 说的,没有良好的领域思考和模型抽象,逻辑复杂度就是 n^2 指数级的,你得写多少 if else,得思考多少可能的 if 路径,来 cover 所有的不合符预期的情况。你必须要有 Domain 思考探索、model 拆解/抽象/构建的能力。有人问过我,要怎么有效地获得这个能力?这个问题我没能回答,就像是在问我,怎么才能获得 MIT 博士的学术能力?我无法回答。唯一回答就是,进入某个领域,就是首先去看前人的思考,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再用上自己的通识能力,去进一步思考。至于怎么建立好的通识思考能力,可能得去常青藤读个书吧 :),或者就在工程实践中思考和锻炼自己的这个能力!
同时,基于 model 设计的代码,能更好地适应产品经理不断变更的需求。比如说,一个 calendar(日历)应用,随便想想,不要太简单!以“userid_date”为 key 记录一个用户的每日安排不就完成了么?只往前走一步,设计了一个任务,上限分发给 100w 个人,创建这么一个任务,是往 100w 个人下面添加一条记录?你得改掉之前的设计,换 db。再往前走一步,要拉出某个用户和某个人一起要参与的所有事务,是把两个人的所有任务来做 join?好像还行。如果是和 100 个人一起参与的所有任务呢?100 个人的任务来 join?不现实了吧。好,你引入一个群组 id,那么,你最开始的“userid_date”为 key 的设计,是不是又要修改和做数据迁移了?经常来一个需求,你就得把系统推翻重来,或者根本就只能拒绝用户的需求,这样的战斗力,还好意思叫自己工程师?你一开始就应该思考自己面对的业务领域,思考自己的日历应用可能的模型边界,把可能要做的能力都拿进来思考,构建一个 model,设计一套通用的 store 层接口,基于通用接口的逻辑代码。当产品不断发展,就是不停往模型里填内容,而不是推翻重来。思考模型边界,构建模型细节,就是两个很重要的能力,也是绝大多数产品经理不具备的能力。你面对产品经理时,就听取他们出于对用户体验负责思考出的需求点,到你自己这里,用一个完整的模型去涵盖这些零碎的点。
model 设计,是形而上思考中的一个方面,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。在这里,强烈推荐大家去精读几遍《Unix 编程艺术》这本经典著作,书中提到的 KISS 原则、组合原则、吝啬原则、透明性原则、通俗原则、缄默原则、 补救原则等,都是随着软件工程不断发展,历久弥新的经典原则,值得反复揣摩深思。在自己的 coding/code review 中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。不重复地发现经典力学,而是往相对论挺进。
具体实践
前文列举了很多大的原则和思考方向,这里再来给大家简单列举几个细节执行点。下面主要针对 Golang 语言,另外我一时也想不全我所执行的所有细则,这就是我强调“原则”的重要性,原则是可枚举的。
▶︎ 对于代码格式规范,100%严格执行,眼中容不得一点沙。
▶︎ 文件绝不能超过 800 行,超过一定要思考怎么拆文件。工程思维,就在于拆文件的时候积累。
▶︎ 函数对决不能超过 80 行,超过一定要思考怎么拆函数,思考函数分组,层次。工程思维,就在于拆文件的时候积累。
▶︎ 代码嵌套层次不能超过 4 层,超过了就得改。多想想能不能 early return。工程思维,就在于拆文件的时候积累。
1 |
|
1 |
|
下面这个就是 early return,把两端代码从逻辑上解耦了。
▶︎ 从目录、package、文件、struct、function 一层层下来 ,信息一定不能出现冗余。比如 file.FileProperty 这种定义。只有每个“定语”只出现在一个位置,才为“做好逻辑、定义分组/分层”提供了可能性。
▶︎ 多用多级目录来组织代码所承载的信息,即使某一些中间目录只有一个子目录。
▶︎ 随着代码的扩展,老的代码违反了一些设计原则,应该立即原地局部重构,维持住代码质量不滑坡。比如:拆文件、拆函数、用 Session 来保存一个复杂的流程型函数的所有信息、重新调整目录结构。
▶︎ 基于上一点考虑,我们应该尽量让项目的代码有一定的组织、层次关系。我个人的当前实践是除了特别通用的代码,都放在一个 git 里。特别通用、修改少的代码,逐渐独立出 git,作为子 git 连接到当前项目 git,让 Golang 的 Refactor 特性、各种 Refactor 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、安全局部重构。
▶︎ 自己的项目代码,应该有一个内生的层级和逻辑关系。flat 平铺展开是非常不利于代码复用的。怎么复用、怎么组织复用,肯定会变成“人生难题”。
▶︎ 如果被 review 的代码虽然简短,但是你看了一眼却发现不咋懂,那就一定有问题。自己看不出来,就找高级别的同学交流。这是你与他人共同 review 代码、共同成长的宝贵时刻。
▶︎ 日志要少打,要打日志就要把关键索引信息带上,必要的日志必须打。
▶︎ 有疑问就立即问,不要怕问错,让代码作者给出解释,不要怕问出低级问题。
▶︎ 不要说“建议”,提问题就直接提,有错误就得改!
▶︎ 请积极使用 trpc。总是要和老板站在一起!只有和老板达成的对于代码质量建设的共识,才能在团队里更好地做好代码质量建设。
▶︎ 消灭重复!消灭重复!消灭重复!
主干开发
最后我来为“主干开发”多说一句话。道理很简单,只有每次被 review 代码不到 500 行,reviewer 才能快速地看完,而且几乎不会看漏。超过 500 行,reviewer 就不能仔细看,只能大概浏览了。而且让你调整 500 行代码内的逻辑比调整 3000 行甚至更多的代码,容易很多,降低不仅仅是 6 倍,而是一到两个数量级。有问题在刚出现的时候就调整了,不会给被 review 的人带来大的修改负担。
关于 CI(continuous integration),还有很多好的资料和书籍,大家应该及时去学习学习。
Unix编程艺术
建议大家把《Unix 编程艺术》这本书找出来读一读。你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代码实践,亟需对“工程性”做思考总结。很多工程方法论都过时了,这本书的内容是例外中的例外,它所表达出的内容没有因为软件技术的更替而过时。
佛教禅宗讲“不立文字”(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),很多道理和感悟是不能用文字传达的。大家常常因为“自己听说过、知道某个道理”而产生一种安心感,认为“我懂了这个道理”,但是自己却不能在实践中做到。知易行难,知道却做不到,在工程实践里,就和“不懂这个道理”没有任何区别。
曾经我面试过一个别的公司的总监,讲得好像一套一套,代码拉出来遛一遛,根本就没做到,仅仅会道听途说。他在工程实践上的探索前路可以说已经基本断绝了。我只能祝君能做好向上管理,走自己的纯管理道路吧。请不要再说自己对技术有追求,是个技术人了!
所以大家不仅仅是看看我这篇文章,而是在实践中去不断践行和积累自己的“教外别传”吧。
《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》也是一本必读好书,在这里推荐给大家。
-End-
原创作者|林强